《上京春事》章節試讀:
從初時的忐忑,每一步的謹小慎微,但現在在宮中的大方行走,天知道她經歷了多少次的危險。
好在,哥哥的病已經快好了,再過不久,他就可以替回她入朝了。
到那時,她就可以恢複本來的面目了。
是嫁人也好,是外出散心也罷,終究是不用再混跡於朝堂,每日擔驚受怕了。
想到這裡,她緊張的心情又放鬆了起來,步子也輕快了些。
小太監將她帶到御書房,便站在門口,請她獨自進去。
寧朝陽理了理朝服,確認衣着髮髻皆整齊後,這才推開門躬身進入。
殿內的光線明亮,點着熟悉的龍涎香,風吹來的時候,帶動滿室馨香。
「臣謝欺程參見皇上,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。」
她跪下,低着頭行禮。
「起來吧。」
正前方的書岸後,傳來皇帝雲亦凝淡漠的聲音,倨傲、清冷又凌然,一如他平日的為人。
以前在閨中時,寧朝陽見過的男子皆是家人、家丁。
她的父親謝章,是翰林院大學士,平日端肅嚴謹,而她的哥哥謝欺程,常年體弱多病,是溫柔的男子。
但當今皇帝則不同,他時而溫和懷慈,時而殺伐果斷,時而不發一語,讓人看不透所思所想。
儘管已經為官三年了,寧朝陽每次見他,都還是本能的畏懼。
畏懼他至高無上的權利,畏懼他那雙漠然的雙眸,更畏懼他能透過層層官服,看透她女兒身的面目。
一旦被發現,不僅是她,就連她的父親、兄長,全家數十口,都將全無存活的可能。
畢竟,欺君之罪,當誅九族。
「謝皇上。」
寧朝陽起身後,聽到對面傳來沙沙的聲音,知道他是在批閱奏摺。
也不敢問他宣她來是所為何事,便只好一直站着,垂眸盯着自己的腳尖。
她的腳很小,至少不似男子的腳,如今她身上這雙官靴,是她的娘親謝夫人親自給她縫製的,外表看着大,但是裏面塞了棉絮,穿起來十分舒適,完全不影響她走路。
想到娘親,寧朝陽忽而覺得有些腹餓了,早晨上朝早,又議了不少的時間,她清晨起來時吃不下東西,到現在一粒米也未進。
本來是準備下朝便去京城的明芳齋喝一碗酒釀,再買一籠蝦餃帶回府的,沒想到卻又被招來了。
她就這麼神遊着,卻未發現書案後的皇帝已經不知何止停了筆,正在淡淡地盯着她。
在雲亦凝眼中,眼前的臣子可以算是他最得意的門生了。
滿腹經綸、才氣卓然,不論是史書,還是策論,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。
比之朝里的那些老臣,寧朝陽很多的觀點都更對他的胃口。
也因此在三年前寧朝陽高中狀元之後,雲亦凝批閱奏摺、起早各類誥敕時,便很喜歡招她隨侍在側。
但是過了一陣之後,朝中逐漸流言四起,都說為何當今的聖上一直無子嗣,原來是喜好男色,不然為何每日都跟一個小小的七品編修整日同處一室。
初時,雲亦凝聽到傳言後一陣大怒,立馬便頒佈旨意,誰再妄傳不實流言,立降三級,同時罰俸一年。
如此一來,果真十分管用,見天子動怒,流言一夜間戛然而止。
但又一段時日之後,雲亦凝自己便先感覺不妥起來。
因為每每寧朝陽在他面前說話、整理奏摺之時,他總是忍不住盯着她看。
有一次忙到深夜,寧朝陽支撐不住伏在案前睡著了,他還親上了她的唇。
雙唇相觸的那一瞬間,雲亦凝腦中轟然巨響。
他想起了大離王朝輝煌的數百年歷史,想起了他過世的父皇對自己的殷殷教導。
他怎麼可以……他怎麼能夠……對一個男子動心呢!
他這樣置大離江山於何地?
置天下百姓於何地?
自此之後,雲亦凝再也未曾招過寧朝陽單獨議事,任由其在翰林院供職。
如此一來,他雖悵然若失,但是寧朝陽卻是鬆了一口氣。
每日對着翰林院上萬冊古髻,比對着君心莫測的帝王要輕鬆多了。
兩人各有心事,等到寧朝陽感覺到雲亦凝投遞過來的視線時,已經是半刻鐘之後了。